我们能否可靠地评估心灵之眼的生动性?

说到在脑海中想象事物,我们的经验千差万别。 探索视觉意象现象及其评估。
分享

目录

早餐研究

想想你的早餐桌,你今早坐下来的那张。 仔细想想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桌子的图像是暗淡的还是鲜艳的? 栩栩如生? 还是你认为我们是在比喻?

我们中的一些人可以很容易地在脑海中浮现出图像,但对于全球约 3-5% 的人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心理图像。

视觉图像简史

弗朗西斯-高尔顿是英国心理学家,以开创人类智力研究而闻名。 1880 年,高尔顿进行了 “早餐研究“,他要求参与者想象自己的早餐桌,并对桌子和上面物品的光照、清晰度和颜色进行评分。

大多数研究参与者都表示,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在脑海中进行视觉化,但他们的经验却大相径庭。 在极端的图像案例中,一些人报告说他们的可视化能力高于平均水平:

想起今天早上的早餐桌,我脑海中所有的物体都和实际场景一样明亮

Hyperphantsic 参与者

令高尔顿惊讶的是,有些人描述的能力却截然不同:

只有通过比喻,我才能把我对某一场景的回忆描述为我用 “心灵之眼””看到 “的 “心理图像”。

Aphantasic 参与者

正如 “早餐研究 “所展示的那样,我们的想象力体验中存在着显著的、通常不为人所察觉的、无形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有象觉失调或完全缺失,也有象觉亢进或视觉想象力丰富。 这个事实让一个多世纪以来接触过它的人都感到惊讶。

遗憾的是,直到英国科学家戴维-马克斯1973 年在研究人类意识时开发出 “视觉形象生动性问卷”(VVIQ),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研究。

视觉形象生动性问卷 (VVIQ)

VVIQ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可用于测量视觉想象力的个体差异。 这项视觉想象力测试包括四种情景,要求您用 1 到 5 分来评定脑海中这些情景的生动程度。

共有四组,每组四个问题。 每组要求您想象一个特定的场景,如亲人的面容、最喜欢的商店或美丽的风景,并要求您对每个场景中细节的生动程度进行评分。

自 VVIQ 首次发布以来,已有 1200 多项有关心理意象的研究引用了它。 心理学、哲学以及最近的认知神经科学领域都对这一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

1995 年,心理学家 Stuart Mckelvie 出版了第二版VVIQ2。 这两种工具都被认为是识别视觉想象个体差异的可靠测量方法,并且被证明能够准确测量个体在脑海中想象环境、人和物体的强度。

但如果你根本无法想象呢?

VVIQ 和幻视

在脑海中想象事物时,人们要么被归类为 “视觉想象能力强”,要么被归类为 “视觉想象能力差”。

这种情况在2015 年发生了改变,当时亚当-泽曼(Adam Zeman)教授接诊了一位被称为MX 病人的患者,他表示在接受手术和轻微中风后失去了视觉能力。 后来,泽曼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幻觉症”并出现了一种新的分类:“非视觉化者“。

现在,像 VVIQ 这样的视觉想象测试通常被用作识别无象症患者或有象症者的初步评估。

如果 VVIQ 得分较低或 VVIQ2 得分较高(因为量表是翻转的),则可能是低生动性或 “低生动性 “的特征,或者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是幻视或 “无生动性”。

VVIQ 结果的可靠性

众所周知,我们的意识思维是私密的,因此评估我们自己内心产生的体验(如 VVIQ 中评估的体验)的生动程度,会让人对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产生一些疑问,这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确定我们脑海中心理图像的精确细节,甚至有时判断我们是否形成了心理图像,都是一项挑战。

有些人会发现,在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情况下,很难对头脑中的画面的生动程度进行分类。

如果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心理描绘 与他人的经验进行比较,我们怎么可能知道自己的心理描绘在多大程度上是准确、详细和 生动 的呢?

VVIQ 要求您将头脑中的图像与现实生活中的图像进行比较,以便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协调。 你所想象的情景是与现实世界中的情景同样生动,还是稍有逊色,还是一点也不生动,还是完全不存在?

尽管如此,将现实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主观世界进行比较仍然具有挑战性。 真正的挑战在于你对自己的想法了解多少

事实证明,你可能比自己想象的更了解自己的想法!

元认知与心灵之眼

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行为和神经影像学证据,这些证据表明,当涉及心理想象时,我们对自己的想法有很好的理解。

认知科学家和心理意象专家乔尔-皮尔森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与更客观的测量结果相比,意象生动程度的主观报告对个人意象体验的效果具有很高的预测性。

参加研究的人员填写了 VVIQ2,随后使用一种名为双目对抗的行为实验进行了测试,该实验可对心理想象进行更客观的评估。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不仅对自己的整体意象能力有很好的元认知,而且还能评估单个意象情节的生动性,如 VVIQ2 中的意象情节(Pearson et al.)

因此,尽管像 VVIQ 这样的视觉意象测试具有高度主观性,但这些研究结果认为,我们可以合理地依靠自我报告来评估我们头脑中的眼睛是否生动。

考虑有偏差的大脑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自我报告测试都会受到人为偏见的影响。 我们的大脑都有偏差。 可能影响 VVIQ 测试结果的一个偏差是,您可能更容易下意识地(或有意识地)选择能得到您想要的结果的答案。

例如,如果您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苹果测试后已经相信自己患有象皮病,那么您可能会更倾向于在 VVIQ 的每种情况下都回答 “0”。 此外,您完成测试时的心情也会影响测试结果。

为减少自我报告中的偏差,请务必以清醒、理性的态度对待这一过程。 排除任何可能妨碍你清晰思考的干扰。 如果您觉得您的情绪可能会影响考试,请尝试稍后重考并比较结果。

测验结束后,您可能会发现,根据测验结果,您对自己的可视化能力有了更多的偏见。 鉴于以上原因,VVIQ 仅被推荐作为象差的初步评估。 这并不能确诊您是否患有幻视。

超越 VVIQ:想象力光谱问卷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VVIQ 只能测量视觉图像的生动程度。 在评估你的心理想象体验时,还可以考虑其他感官模式。

当你想到自己最喜欢的早餐食物时,你能在脑海中闻到或尝到它的味道吗?

这些感官体验被称为嗅觉和味觉意象。 是的,有些人真的能在脑海中 “闻到 “煎饼的味道!

想象是多感官的;每种 “感官 “都是一个光谱,从完全没有到丰富的心理想象,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一切。

因此,虽然 VVIQ 可以帮助您了解自己的视觉想象力,但重要的是要记住,它只是更大的 “想象力档案 “的一个方面。

进行想象力光谱问卷调查(ISQ),了解你的想象力特征。

Pearson, J. (2019). The human imagination: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visual mental imagery.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10), 624–634. doi:10.1038/s41583-019-0202-9
Zeman, A., Dewar, M., & Della Sala, S. (2015). Lives without imagery - Congenital aphantasia. Cortex; a Journal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the Nervous System and Behavior, 73, 378–380. doi:10.1016/j.cortex.2015.05.019
McKelvie, S. J. (1995). The VVIQ and beyond: Vividness and its measurement. Journal of Mental Imagery, 19(3-4), 197–252.
Marks, D. F. (2014). Vividness of visual imagery questionnaire [Data set]. PsycTESTS Dataset. doi:10.1037/t05959-000
Galton, F. (1880). I.--statistics of mental imagery. Mind; a Quarterly Review of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os-V(19), 301–318. doi:10.1093/mind/os-v.19.301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率先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