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想象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回想一下你最喜欢的童年读物。 是什么让它如此令人难忘? 很可能是生动的插图让故事在你的脑海中栩栩如生。 这就是视觉图像的力量,它不仅适用于儿童读物,也是任何年龄段学习的宝贵工具。
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常常会利用视觉想象力在脑海中重现画面。 这种可视化过程被称为视觉想象,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信息,更快地理解信息,并在需要时回忆起信息。
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视觉想象是一种有用的认知工具,可以使学习更有吸引力,更令人难忘,从而提高理解力和记忆力。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一项又一项研究证实,我们创造和使用心理图像的能力在获取知识、技能和理解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社会科学研究网络显示,65% 的学习者是视觉学习者。 视觉学习者往往在能够看到或想象到信息时学习效果最好。 这很直观。 人类毕竟是视觉动物。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根据眼睛看到的东西来处理信息的,或者在这种情况下,是根据我们的 “心眼“来处理信息的。 与其他输入类型相比,我们的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这就是为什么将视觉图像融入学习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说都会大有裨益。
但是,约有 2-5% 的学习者无法进行可视化学习,怎么办?
有幻觉症如何学习?
早在19 世纪 80 年代,科学家们就知道有些人无法在脑海中想象事物。 然而,”aphantasia“(幻觉症)一词只是最近在2015 年才被创造出来,用来更广泛地描述视觉意象和其他心理意象感知模式的缺失。
自从 “幻觉症 “进入公众词典以来,它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首先是《卫报》2016年刊登的这篇文章,题为:如果你不能想象,你怎么能学东西?
在这篇文章中,自由科普作家莫-科斯坦迪(Mo Costandi)阐述了为什么患有幻觉症的学习者可能会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因为视觉形象似乎对阅读理解和学习词义特别重要,而且根据至少一种理论,视觉形象是识字的基石。
文章接着指出,尽管缺乏对幻觉现象的系统研究,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如果这种情况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能力,那么也许我们应该为他们设计其他的学习策略。
莫-科斯坦迪,《高尔迪恩报
幻觉症是一种学习障碍吗?
为失象患者设计替代学习策略,听起来是个非常简单的计划。 只有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还不知道患有失认症的人究竟是如何学习的,我们该如何设计替代学习策略呢? 或者更好的是,幻视是否真的会影响学习能力。
埃克塞特大学的神经学家亚当-泽曼(Adam Zeman)解释说,他和同事们一起为这种疾病命名:
“我们知道,患有失认症的儿童往往不喜欢描述性的文章,这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失认症 与学习障碍有直接联系“。
亚当-泽曼
此外,如果我们不把视觉图像的缺失看作是学习的障碍,而是把它看作是能够促进学习而不是阻碍学习的替代策略,就像2019年在BOLD上发表的这篇反驳文章所大胆提出的那样,又会怎样呢?
在这篇文章中,发育科学博士生凯瑟琳-贝茨(Kathyrn Bates)阐述了人们是如何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学习的,并提出了警告:
我们需要警惕这样的推论:因为能力 A(创造心理图像)可以提高能力 B(阅读理解),所以能力 A 的缺失很可能导致能力 B 的缺失。我们知道,学习中的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凯瑟琳-贝茨
贝茨用学习弹钢琴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阅读乐谱可能有助于提高学习钢琴的能力,但不会阅读乐谱并不意味着无法学习钢琴。
凯瑟琳-贝茨
为了在幻觉学习者的背景下说明这一点,让我们以心智旋转任务为例。
幻觉症的惊人优势
心智旋转任务涉及在头脑中旋转物体的心智表征。
实际上,心智旋转涉及空间推理和问题解决。 当我们试图解释地图指示我们应该转向哪个方向时,当我们试图确定汽车的固定空间是否能容纳下一件额外的行李时,或者当我们试图想象重新摆放家具后客厅会是什么样子时,我们都会用到这种技能。
在发现幻觉症之前,心理旋转曾一度被认为是一项需要视觉化的任务。
然而,令科学家们惊讶的是,患有幻觉症的人不仅可以完成这些任务,而且根据一项研究,患有幻觉症的参与者在心理旋转任务中的表现要好于他们的可视化同行。 他们只是花了更长的时间来完成它们。
这项研究的结果是结论性的:无法进行可视化实际上可以提高心理旋转技能。
您可以在《心理旋转任务》(Mental Rotation Tasks)一文中了解更多有关心理旋转任务和这一发现的信息:幻觉症的惊人优势。
学习障碍的局限性
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就能说明有象限症的人在学习方面的潜在优势。 虽然有证据支持 “幻视 “本身并不是一种学习障碍的观点,但承认在没有视觉的情况下学习的一些局限性也很重要。
科学文献充分表明,心理想象可以帮助大多数 学生加快和提高学习技能。 同样明显的是,象觉学习者的情况并非如此。
需要视觉化的学习策略对患有幻觉症的学生不起作用,因为他们不具备创造心理图像的能力。
重要的是,这种理解并不意味着有象患的学习者不能掌握新技能,也不意味着象患者的学习成绩会很差;它只是表明象患者必须依靠其他学习策略。
虽然一些新发现的 “象限症 “患者可能会消极地解读这些信息,并因此将他们过去的经历或在各种学习环境中遇到的挑战归结为意义和理由,但这并不全是坏事。
许多象雄人已经或正在从事非常成功的职业。
埃德-卡特穆尔(Ed Catmull),皮克斯联合创始人,迪斯尼动画工作室前总裁。克雷格-文特尔,首次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的生物学家。布莱克-罗斯,Mozilla Firefox 的创建者。格伦-基恩,迪斯尼动画师和《小美人鱼》的创作者。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Penn Jillette。他们都患有象皮病。
他们是如何获得成功的技能的?
事实上,人类的适应能力非常强。 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我们学会了用脚吃饭。 没有心灵之眼,我们就学会了……?
答案是我们还不知道。
关于无象症和无象症学习者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然而,一些关于学习的长期理论可能暗示了一些答案…
双重编码理论能否帮助解释大象如何学习?
根据西安大略大学的艾伦-派维奥(Allan Paivio)于 1971 年提出的双重编码理论,信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存储–口头和视觉。
双重编码理论认为,这两种存储信息的方式各自独立运行,但它们也可以相互作用,增强学习和记忆的潜力。 这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心理想象可以帮助一些学生通过视觉记忆来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从而回忆起页面上的特定单词。
该理论还认为,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存储信息;在没有视觉效果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使用语言策略。
这对于象觉障碍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区别,由于缺乏心理想象,他们无法依赖视觉记忆或信息;或许,在学习新技能时,他们更有可能依赖语言策略。
然而,双重编码理论也有局限性,其中最主要的局限性是假设思维过程只基于文字和图像。
也许还有其他方法尚未被意识到,而对象觉学习者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为我们如何学习找到一些新的答案。
我敢打赌,研究结果一定会让人大开眼界,一语双关。
学会学习
我们广泛的经历和神经差异导致了学习方法的不同。 学习方法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是 不同而已。
象限症患者越了解自己的思维和思考过程有何不同,就越有可能找出适合自己独特学习经历的替代策略。
学习新知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这就是为什么 “幻觉症网络“致力于探索一系列针对幻觉症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哪些学习策略适合您?
请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 分享一个对你有效的学习技巧或方法,以及你认为有效的原因。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协同工作的!